-
山东省烟台高新区以数据推动教学改革 —— 构建智能驱动的精准教学体系
长期以来,受制于人工评价的低效性与经验判断的局限性,区域教育质量提升面临学情数据碎片化、评价反馈滞后化、教学干预粗放化等现实瓶颈。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融合,为精准教学体系构建和科学高效教研的落实提供了必备的技术支撑。
-
清华今年拟成立新书院扩招150名本科生 重点培养“AI+”拔尖创新人才
-
北京雷锋小学启动“春风十里,追‘锋’万里”学雷锋活动
北京雷锋小学是北京唯一一所以“雷锋”命名的学校。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2周年,亦是学校更名为北京雷锋小学35周年纪念日,学校以此为契机,启动“春风十里,追‘锋’万里”2025年学雷锋活动。北京雷锋小学始终通过树榜样,抓典型的方式拓展育“锋”课程,雷锋式好园丁、雷锋式好少年、雷锋式好家长和雷锋中队正在形成雷锋精神的接力棒,传递在家校社的群体中。
-
10/262022
数说“教育这十年”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数据记录历史,数据见证成就。从数据看“教育这十年”,我国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
10/26202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
10/132022
安徽:持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支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力争全省本科高校生均经费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80%,其他教育阶段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90%;到2030年,力争全省各教育阶段生均经费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
10/082022
欢乐数学节
9月29日,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北辰实验小学2022年数学欢乐节活动举行。师生一起走进数学,感受数学之神奇魅力,用热情挑战数学游戏。数学欢乐节,真正做到让孩子们学起来、玩起来、动起来。
-
10/082022
浙江长兴:抗战老兵进校园 红色基因薪火传
9月29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林城镇中心小学开展“抗战老兵进校园 红色基因薪火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邀请抗战老兵刘玉玺走进校园,为学生讲述战争历史及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回忆峥嵘岁月,分享红色历史,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
10/082022
从哈利波特科学、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到摩托车驾驶……高校“花样”选修课为何持续出圈
九月伊始,各高校逐渐步入正轨,而新学期的打开方式如何,往往与上一学期是否选到心仪的选修课息息相关。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从哈利波特科学、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到爬树课、摩托车驾驶课,再到涮火锅课、品酒课……近几年,高校“花样”选修课持续出圈,随之而来的,是每个学期都会上演的抢课“大战”,那些热度高的选修课更是常常“一课难求”。高校选修课为何如此受学生们热捧?结课后的收获又有哪些?北青报记者采访到了7所...
-
10/082022
合肥包河区:中小学书记校长“回归”一线教学
自开学之日起,合肥市包河区52所区属中小学共计55名书记校长全部排出课表,陆续走上讲台,旨在发挥自身教学能手优势,为广大教师作出表率,树立教学为先的鲜明导向。
-
10/082022
浙江天台妇联探索家庭教育“圆桌会”模式
“新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真是太好了,刚刚学了一遍,发现内容很齐全,为我们教育孩子提供了有力的指引。”“突然发现做家长培养孩子不是光靠权威就行,还得有‘大智慧’。”“我感觉传统带娃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了,我们农村的家长也要学知识,毕竟现在的孩子学习途径多、懂得也多,我们不学习就没法跟孩子沟通。”
-
10/082022
山东:近3年评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2109人
记者近日从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获悉,近10年来,山东在小学(幼儿园)、初中、高中增设正高级教师岗位1.4万个,近3年评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2109人,其中农村教师841人,占比达40%。
-
10/082022
小学生把自种小麦做成“花式馒头”
新学期,“劳动课”成了热门话题之一。根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今秋开学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新学期开学没两天,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已经吃上了劳动课的成果——香喷喷的花式馒头,而馒头的原材料来自于学生亲手种植、收割的小麦。